第131节(1 / 1)

本站永久域名:yaolu8.com 请加入收藏,方便下次访问

加入书签

阿玛,弘晙委屈啊,弘晙和玛法说要去参军,去做水军,玛法不同意,还说要等弘晙长到和他一样高……

阿玛,弘晙要长到十二三岁,也没有玛法高啊。阿玛,弘晙十岁就要去打仗,明年参军正好啊……

阿玛,弘晙想阿玛……

满心满眼的委屈,满心满眼的想阿玛,弘晙阿哥写着写着,眼泪花儿冒出来。

阿玛最讲道理,阿玛最疼弘晙。阿玛是去年的这个时候离开京城南下,给玛法过完六十大寿的时候,快一年了。弘晙长高了,长胖了,天天读书,季考考了门门九分……阿玛都没看到

弘晙喜欢的美食,喜欢的美景,美人儿,阿玛也没吃到,也没看到……弘晙阿哥吸吸鼻子,用左手揉揉眼睛,想起十三叔说阿玛也曾经随玛法南下巡视,他现在走过的地方,都是阿玛曾经到过的地方,心里安慰,继续给阿玛写信。

阿玛等着弘晙,明天龙舟出发去宁波,弘晙很快就到宁波做大船……

四福晋默默地看着儿子哭着写完信,封好蜡,领着他洗手,“坐上大船就很快了,弘晙很快就能看到阿玛。”

弘晙阿哥眼里含着泪花儿点头,皱巴着小鼻子上床,睡着了,眉眼间还带有一丝丝难过的神色。

四福晋瞧着儿子伤心的小模样,心疼。

小孩子出来京城,一路上眼见各种风景美食美人的兴奋劲儿一过去,又开始控制不住地想阿玛。

担心四爷身体情况的四福晋只希望四爷可以尽早康复,守着儿子轻轻唱着摇篮曲,一直等到他眉眼皱着的痕迹松开,睡踏实了才离开。

第二天大船继续南下,弘晙阿哥却是彻底焉巴。

在龙舟上欣赏钱塘日出,想阿玛,十四叔说他阿玛看过钱塘日出,弘晙阿哥说,阿玛现在一个人日出。

观看吴山日落,想阿玛,十三叔说他阿玛看过吴山日落远景,弘晙阿哥说,阿玛想和弘晙一起看日落,还伸手“摸摸”吴山头上的太阳,让太阳告诉他阿玛记得看日落。

十三叔和十四叔……心疼,可是,小儿稚气,实在让他们好想笑。

龙舟上的气氛莫名古怪。小家伙太招人疼,可皇上再怎么心疼乖孙孙,还是咬着牙不松口有关于“大美人儿”“小杂书”的事情,只命令十三儿子和十四儿子多陪陪乖孙孙。

十四阿哥和十四阿哥……不是他们不想陪,是小侄子说了,看到十三叔和十四叔就想阿玛。

四福晋和张廷玉大人面对皇上和两个皇子阿哥的折腾,都是无可奈何。这个时候,弘晙阿哥沉浸在想阿玛的伤心里,哪里顾得上“大美人儿”和“小杂书”?

可问题是,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祯,包括四福晋等人,都知道,皇上也知道,可是他们也没办法,只能庆幸还好他们在南下去见弘晙阿玛的路上,弘晙不会闹起来偷跑。

流水淙淙潺潺,弘晙阿哥望着宁波的方向望眼欲穿,龙舟上的人好似都安静下来。

弘晙阿哥不开心,亲人们担心,整个龙舟上的人都不开心,就连老天爷也好像感受到弘晙阿哥的不开心,一连三四天都是蒙蒙细雨下个不停。

午后的时光,弘晙阿哥拒绝任何人的陪伴,一个人正在写大字,隐隐约约听到岸边有人弹奏琴曲,侧耳细听,确实是琴曲。

心里升起一咪咪好奇心,这曲子好像是弹奏给他听的一样,可以听出来弹琴人用了深厚的内力,远远地传来。

难道是大美人姐姐?弘晙阿哥心里莫名地猜测,小跑来到船舱边打开窗户,趴在窗户上,听得更为清晰。

“滚、拂、绰、注、上、下……”,可以听出来弹琴人的手法精妙,情感真挚,犹见高山之巅,云雾缭绕,犹见淙淙的山泉、潺潺的小溪、滔滔的江水,奔涌澎湃,正是千古名曲《高山流水》。

起,铮铮,幽间之寒流;清清冷冷,松根之细流,生动地表达弹琴人在深山茂林息心静听流水琮时的愉悦心情;承,绵延不断富于歌唱性的旋律,犹如点滴泉水聚成淙淙潺潺的细流,其韵悠悠扬扬,宛若行云流水……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

…………

弘晙阿哥听得入迷,正期待“点滴泉水聚成淙淙潺潺的细流”,到“瀑布飞流,汇成波涛翻滚的江海澎湃”,再到“激流中之洄澜,飞溅之浪花”的转折,突然听到这般浑厚苍凉,源自秦汉古腔的“康王腔”……

而且,这样精妙的曲子,搭配这样粗犷的歌声和旷达的歌词,瞬间就变了味道,明显的不搭配啊。

弘晙阿哥先是小眉头皱巴,然后因为大美人姐姐的“故意”笑出来,大美人姐姐肯定是故意的,大美人姐姐好像画上的智慧美人,才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弘晙阿哥小小的开心,大美人姐姐来给他送行。

开心的弘晙阿哥听着曲子,心里对想阿玛的郁结之情稍缓,还是一样的想阿玛,但是心情舒缓一些,自己找出来他最近学习的乐器,开始用心学习,也要“寄情于乐”。

自愉快自欢乐的弘晙阿哥不知道,其他人听着这首曲子,知道“大美人姐姐”来历的几个人只觉得牙疼,暗骂这人脸皮忒厚,堪比城墙。

待听到他唱的歌词,慢慢地脸色变了。

皇上也是面色凝重。

开元时期的李颀先生的送别诗,激昂慷慨,以善于描述人物著称,气势磅礴,本诗即为一首代表作。

陈侯是陈章甫,陈章甫,一个很有才学的人,因为长期隐居嵩山,在考应制科及第的时候官府没有他的登记户籍,惹出一场风波,因为才华确实好,朝廷破例录用。这事受到天下士子的赞美,使他名扬天下。然其仕途并不通达,导致他经常住在寺院郊外。

陈章甫自称“隐士”,李颀作为他的知己好友,作为同样仕途不顺的人,在陈章甫罢官登程返乡之际,送他到渡口,以诗赠别,抒发离别情怀,抒发他对好友品德、容貌、才学和志气的赞美,抒发同为天涯沦落人的愤慨……他们可以理解。

这都和“大美人姐姐”的境遇颇有类似,可是,“长河浪头连天黑”的“长河”……

赋而比兴,既实记渡口适遇风浪,暂停摆渡,又暗喻仕途险恶,无人援济。行者和送者,都在渡口等候,都没有着落……这明显不对劲儿。

他们现在,送者和诗词里的一样,坦荡无羁、清高自重,友人畅饮,轻视世事,醉卧避官,寄托孤云,不与世俗污浊不合,因而借酒隐德,自持清高,不言而喻。

可是他们作为行者,并不是诗中的“失意人”。天气清和,田野麦黄,道路荫长,坐船南下,一路青山绿水作伴,既解决了很多南方官场之事,也有小四阿哥一路上的欢乐……

现在的大清国,蒸蒸日上,并不是盛极必衰的大唐开元时期。何来的“空叹息”,何来的“失意的惆怅”?何来的,到达目的地后必然要面对的世态炎凉?

皇上眼神杀气一闪,命令所有人加紧戒备,快马朝杭州、宁波的驻军送信,也是加强戒备,严查行踪诡异之人。

一时间几个知情人都是打气十二分的精神,侍卫们和护送的船队士兵也是全力警戒。弘晙阿哥还没察觉到,他正趁着难得的雨停,一个人盘膝坐在他甲板上,对着外面的运河水和运河堤坝,岸边的人家……“乌拉瓦拉”。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那里去辨什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前朝王磐的《朝天子·咏喇叭》

到了现在,唢呐不再是军中的军乐,也不再是人人害怕,不论婚丧嫁娶、礼、乐、典、祭,老百姓都喜欢听听它那响亮的调调儿,跟着载歌载舞地乐呵。

但是又因为它一下子太接地气儿,民间办红白喜事的时候属它的出现率最高,乡村的婚礼或者葬礼上当然没有正规演奏的讲究。

而且因为唢呐的声音生来就洪亮,烘托气氛的作用远远大于演奏旋律的作用,深得百姓喜爱,老百姓也不管什么婉转悠扬,就喜欢听个响儿。

导致民间演奏者在演奏的时候往往不会注重音准音色,只要响度够了能够吸引人就行,越响亮越好,然后正规文人就骂唢呐是乐器中的“小流氓”,说它俗不可耐,不管什么曲子,有了它的参合,都是曲不成曲,调不成调。

众人就看到,他们的小四阿哥,举着一个小唢呐,还是老唢呐,紫铜精做,白铜包嵌,龙头龙须浮雕工艺,精湛精细精致精美、绝伦,堪称完美,极美品,包浆浓厚圆润光滑,保存完好无损,一看就是前朝军中所用的好东西,专心摆弄。

两只小胖手,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左手的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来按住唢呐的八个孔,以控制音高,嘴巴含住芦苇制的哨子,用足力,使劲地吹。

好像还是挺专业的“丹田呼吸法”,反正弘晙阿哥中气十足、“气足音满”。

曲儿小腔儿大,弘晙阿哥吹起来,人人乐哈哈。船上还没蔓延开来的紧张气氛,因为弘晙阿哥想阿玛引起的“万心同悲”,都不见了。

弘晙阿哥吹着吹着,从船头到船尾一路显摆,一通发泄,舒畅,舒坦,他还好像看到他阿玛可以从天而降,出现在自己面前,然后天也晴朗了,太阳也出来了。

第109章 拒绝野味从我做起

皇上正在和几位将军议事, 听到唢呐的声音, 音色极为突出, 穿透力极强,想忽视都不行,很是好奇,这个时候, 谁在船上大吹唢呐?

还挺有一股子气势。

“虽然吹奏的没有章法,但是音气足, 霸气。”

“激昂嘹亮、高亢冲霄”, 透着一股子欢乐劲儿,听着就挺乐呵。

皇上哈哈笑,众人都笑出来,待有人开门出去探头一看。

嚯, 这不是他们的小四阿哥?瞧这使劲儿吹奏唢呐的小纨绔样儿。

皇上听说是乖孙孙在吹小唢呐,登时嘴角一抽。

一时间众人也是神色莫名。

琴、筝、琵琶、笛、箫、笙……多高雅, 多有范儿,多有品位?不喜欢这些,还有马头琴、胡琴、八角鼓……等等北方乐器,实在不行, 西洋人的那个击打琴、风琴、萨克斯……都可以……

吹个唢呐,那什么民间办喜事吹奏的“抬花轿”、“百鸟朝凤”、“村庆”……实在是……哈哈哈哈。

“大花轿、麻金吹,麻金不吹不结婚”

“闺姑女、门婿到,毛旦不吹不上轿”

要撸小说网 www.YaoLuxs.com

…………

确实够欢乐喜庆。

众人低头抖着肩膀在胸腔里哈哈哈。不用出去看,光想想这六岁的小娃娃抱着小唢呐, 鼓着腮帮子的那个样子,就想笑。

仔细听听,皇上心里头高兴乖孙孙又有了精神,让人出去和乖孙孙说一声,“要吹就好好吹。”

弘晙阿哥听到玛法的吩咐,还真是“好好”吹。

轻快欢乐,和谐悦耳,吸气时,小腹向里收缩,胸部的肋骨向外扩张;吸气时,用小腹的动作来控制呼气的急缓。吸气要快、要多;吐气时却要慢、要少,讲究地利用腹部动作去控制气息……长音悠长婉转,一点儿也听不出换气的痕迹。

反正他气息足,对自己身体各个部位娴熟调动,不管是气颤音、齿颤音、指颤音……各种方法运动轻松,连奏、单吐、双吐、三吐、弹音、花舌、萧音、滑音……丰富多变,还会模仿飞禽和昆虫的鸣叫,生动活泼,惟妙惟肖。

弘晙阿哥花式炫技,传神得很。就是怎么都有一股子弘晙阿哥的味道,让人听着就开心,就想乐呵,即使是高音时候的气势磅礴,低音时候的委婉柔和。

皇上乐得取笑乖孙孙,“自从两千年前,唢呐由波斯一带传入中原,南北方的人就喜欢,虽说它音量大,但也是音色明亮,可以古朴、洒脱、强进,可以思虑、解脱、圆满,可高可低可缓,可悲可喜可乐可愁。”

“怎么到了弘晙阿哥的手里,玛法就听着,那么乐呵那?”

弘晙阿哥奇怪,“玛法,乐呵不就是‘可乐’?”

哈哈,乐呵就是“可乐”?皇上没到达预想的预期的效果,反而让乖孙孙的乱拳打回来自己憋气,继续板着脸说道:“按理说,唢呐的音色丰富,刚中带柔,柔中带刚,变化无穷,人人喜欢。”

“可问题就出在人人都喜欢。自从唢呐接地气后,不管是北方高昂嘹亮大气,南方较低沉婉转,都是再也无法和丝竹管弦一样并列。”

弘晙阿哥不乐意。

“玛法,乐器无高低,全在乐曲和吹奏人,弘晙给玛法吹一个曲子,玛法听听。”

一个人闯荡江湖,孤身一人的沧桑和知足,看透红尘万丈依旧热爱。

一个人经历磨难,却仍旧有一份少年人的开朗纯真,面对人世纷纷,脸上的笑容还是少年人的心满意足。

一个人看大漠孤烟,大碗喝酒大口吃肉,是孑然一身的潇洒;一个人策马奔腾,腰间一壶酒,背上一把剑,是快马平生的肆意。

…………

相逢何必曾相识。一杯酒,两兄弟,三声笑,不问前尘和后路……

弘晙将他曾经见过的人间豪情,侠骨柔肠,都用一直小唢呐演奏出来,听在皇上的耳朵里,说不完的豪迈洒脱,诉不尽的风流多情可皇上还是想笑。

小孩儿都是心怀梦醒,都以为自己,跺一跺脚,大地风云变动,挥一挥手,人间沧海桑田。

岂不知一文钱难倒英雄汉,都只看到大侠们外面,专门让看到别人豪迈的一面,这边潇洒完,一套口袋,空空也,买马抵押剑,换客栈的一晚住宿。

自家的小孩儿虽然看的透彻一些,知道真正的大侠,是苦心求道,再怎么落魄,也是要一颗侠义心肠不改,可这明显的,还是碍于岁数和阅历,只是看一个表面。

不知道大虾们午夜梦回,多少辛酸苦辣。

不过皇上也没打击自家的小孩儿,面对弘晙阿哥吹完后一脸得意,等夸夸的小样儿,很是捧场地鼓励。

“弘晙吹奏的好,玛法第一次知道,唢呐的英姿勃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