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节(1 / 1)
顾恒随即便把事情抛之脑后。
张家如何与他无关,三姐......
三姐离开的时候既然没有传信回来,想必是不认他这个弟弟,张家发达也好落魄也罢他都不会凑上去。
一个小妾的兄弟而已,他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
回到顾家村。
江婉蓉心情变得迫切起来,她想孩子了。
马车刚刚停在家门口。
“爹,娘!”
两个孩子已经冲出院子,顾晔抱着娘的大腿不撒手:“娘,我想你了。”
顾曦年纪稍长,忍住激动的心情,眼巴巴的看着自家双亲。
顾恒摸摸他的头,温言笑道:“你们怎么出来了。”
顾曦认真道:“我想迎接爹娘。”
李翠娘连忙道:“两位少爷做完功课,每天都会在院子里等着,就怕错过你们回来的时候。”
江婉蓉心里感动:“乖,都是好孩子。”
顾晔睁大眼睛问道:“娘,你们还会出远门吗?”
“......”江婉蓉沉默起来,心里突然有些迷茫,哥哥的消息太模糊,目前也不知是真是假,她根本无从寻找。
将来会不会出远门,她也不知道。
顾恒笑看着儿子,安抚道:“你们放心,短时间内爹娘不会出远门,将来如果要出去,肯定带上你们一起。”
“真的吗?”顾晔眼睛一亮,撒娇道:“爹,咱们什么时候再出去啊,我不小了,可以出远门的。”
顾恒斜他一眼,这个儿子就知道蹬鼻子上脸。
顾曦懂事道:“不行,弟弟妹妹还小,等他们长大才能出门,二弟,你要听话。”
顾晔撅着小嘴,心里有些不高兴,唉声叹气了一会儿:“娘,弟弟妹妹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啊!”
江婉容笑道:“长到像你这么大了就行。”
“啊……”
小家伙失落不已,他今年已经五岁了会数数,弟弟妹妹长到他这么大,那得多久啊!
顾曦道:“娘,我会照顾弟弟妹妹,每天都有哄他们。”
江婉容面色越发柔和,彻底放下心事,她虽然在乎哥哥,但她也心疼孩子,这样乖巧懂事的孩子,她如何舍得再次离家。
更何况,寻找哥哥并非一天两天可以实现。
其实,知道哥哥还活着,一切安好,这已经是一件非常值得高兴的事情了。
至于是否能够相见,江婉容相信总有重逢的那一天。
顾恒慢悠悠道:“你别担心,我会派人找大哥。”
至于在哪去寻找,当然是盯着重生女,顾恒有一种直觉,盯住重生女肯定会有所收获,那女人成天都想做白日梦,带着丈夫女儿前去西北,绝对不止是为了避开村里的流言蜚语。
第42章
时间过得飞快。
秋去冬来, 花谢花开, 转眼又是两年过去了。
怀安府逐渐恢复往日生机, 今天秋天又是一个大丰收。
顾曦、顾晔、已经让顾恒送去清河书院进学。
周瑾、周瑜、一边埋头苦读, 一边努力赚学费, 或是帮人算账,或是帮人写书信, 又或者去书铺抄书,自从他们考中秀才,便没有再让舅舅资助。
他们觉得自己已经是大人了,应当学会承担责任, 舅舅给了他们一个好的开端, 接下来的路还需要他们自己走。
顾恒对于这点比较赞同, 只让他们有事别客气。
知道赚钱养家是好事,但也要量力而行,否则耽误了学院的功课岂不是得不偿失。
周瑾、周瑜心中感动,连忙保证不会耽误正事, 他们心里很清楚自己最终的目的是什么。
要撸小说网 www.YaoLuxs.com
至于李二丫......
江婉蓉最近正发愁呢, 李二丫已经年满十五是时候可以找婆家, 但是, 附近这十里八村的人家,说句实话, 江婉蓉看不上眼, 年龄合适的家里条件不好, 条件好的品性不好, 品性好的家里肯定有难缠的婆婆或小姑,再不然还有难缠的嫂嫂,总之,江婉蓉挑来选去都没有选出中意的
镇上也有几户人家提亲,不过,问题和村里差不多,江婉蓉派人打探了一下,镇上那几户人家条件好的有小妾,兄弟多的嫂子难缠,独生子吧,婆婆肯定会催着生孩子,反正全都不合适。
江婉蓉心里发愁,如今给侄女选夫都这样困难,等到女儿长大了又该怎么办啊,连忙不敢继续想下去了,女儿嫁人还有十几年呢,到时候看情况再说吧。
顾恒走进屋,瞧见妻子愁眉苦脸,好笑道:“还没找到合适的?”
江婉蓉叹气:“哪有那么容易。”
二丫也是她看着长大的,不找一户好人家,她又岂能放得下心,但是,想找那种婆婆慈和兄嫂和睦的人家简直困难重重。
顾恒看向花名册,指着一个名字道:“他如何?”
江婉蓉蹙眉:“他?”
顾恒道:“父母双亡,有车有房,二丫嫁过去正好,不用伺候公公婆婆。”
车是马车,房是二进院子,这样的条件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江婉蓉一脸纠结:“他有四个弟妹需要照看。”
长嫂难为,二丫要是嫁过去,不仅要伺候丈夫,还要伺候他的弟弟妹妹,这日子想想就难受。
顾恒笑道:“四娃说他性格不错,若非父母意外亡故,如今说不准已是秀才,他能从书院退学,安心回家照顾弟妹品性肯定没问题,二丫嫁给她,背后有四娃五娃撑腰,日子差不了。”
结亲乃两姓之好,古代盲婚哑嫁的,哪有十全十美的事。
并且,顾恒心里认为女子嫁得好不好,日子过得如何,其实最主要的问题,还是要看娘家够不够强。
江婉蓉思索了一阵:“我再打听看看。”
顾恒点头,事情交给婉容她放心。
只是,过了一阵。
江婉蓉突然说道:“晴儿将来长大了,她找婆家......”
话还没有说完,顾恒脸色已经黑了,他还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他家白白嫩嫩的小闺女,居然要嫁给臭男人。
顾恒只觉得一道晴天霹雳砸在他头上。
“我女儿不嫁!”
江婉蓉嗔他一眼:“女儿岂能不嫁人,留给外面人说嘴不成。”
“我女儿就是不嫁。”顾恒气急败坏,说嘴就说嘴又不会少块肉。
江婉蓉心里好笑,瞪他一眼道:“女儿要是不嫁人,你看她将来怪不怪你。”
都说女生外向,留来留去留成仇,哪个女儿家的不想嫁个好人家。
顾恒悲愤望天,什么心情都没了,咬牙切齿道:“我要给女儿攒嫁妆。”谁要娶他女儿,过了他这一关再说。
踏马的,一想起女儿要嫁人,一想起要给女儿挑婆家,顾恒再看桌上的花名册,怎么都觉得不顺眼。
这就是外甥女和女儿的区别吧。
顾恒并不认为自己有错,毕竟亲疏有别嘛,他对外甥女确实没有对待女儿亲近,但是那又如何,对于李二丫来说,舅舅将她从苦海里捞出来,舅娘认真帮她找婆家,已经足够让她感激不尽了。
几天后。
陶永信的资料全部落入江婉蓉手中。
家有良田百亩,还有两间商铺,爹娘在世的时候他家条件富足有余,要不然,也不会花钱让他去清河书院进学。
五年前,陶永信已经考中童生。
两年前,天气阴雨连绵不断,不少地方出现塌方,许多学子来不及赶考,他也是其中之一。
正所谓祸不单行,也正是这一年黄河决堤,怀安府爆发大洪水夺去他双亲的性命。
之后,他便从书院退学,回家照看年幼的弟妹。
两个弟弟,一个十三岁,一个八岁。
两个妹妹,一个十五,一个十一。
其实,妹妹养不了多久就会嫁出去,弟弟的话,十三岁的男丁再过两年也能鼎立门户,陶永信之所以看中二丫恐怕还是四娃五娃的缘故,否则,他哪怕父母双亡,家里这样好的条件根本不愁说不上亲事。
江婉容犹豫了一阵,直接把二丫叫来让她自己做决定。
李二丫傻眼了,秀美的脸蛋儿一片嫣红,只知道说一句话:“我听舅娘的。”
江婉容提醒道:“他家有负累,你要知道长嫂难为。”
“我听舅娘的。”
“他妹妹将来出嫁,也要你来操持。”
“我听舅娘的。”
江婉容噎住了:“嫁去她家利弊各半,你心里有何想法无需顾忌直接告诉舅娘便是,如果实在不喜欢,舅娘再帮你寻摸寻摸。”
李二丫红着脸道:“我信舅娘。”
江婉容无奈摇头,摆手道:“行了行了,你下去吧,既然你没有意见,如果不出意外就他了。”
“一切但凭舅娘做主。”
江婉蓉办事效率很快,心里做出决定后,隔日她便请人上门探探口风,毕竟,陶家二十七个月孝期已过,还有一个姑娘要出嫁,兄长的婚事宜早不宜晚,再拖下去她担心陶家那边等不及。
接下来,两口子开始商议置办嫁妆。
二丫是他们养大的,总不能亏待了她。
顾恒购买了二十亩良田,另外陪嫁给她一百两银子。
</div>
</div>
↑返回顶部↑